你的孩子心理脆弱嗎?教你如何有效提高孩子的抗挫折力




文:非凡心語

你家孩子是否也是這樣?遇到一點小事、被老師家長批評一下就哇哇大哭停不下來。參加比賽輸了就悶悶不樂發脾氣,自己不小心摔倒也總是怪別人沒提醒,過於依賴父母,不愛嘗試新東西。
據上海市教委一項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2500名上海中小學生中,有5.85%的孩子曾有過自殺計劃,有34.39%的孩子曾想過「活著不如死了好」。中國約46%的孩子,在學校或在家裡,均有脆弱傾向。
按理說現在的教育和生活環境都遠遠勝於過去,但為何現今的孩子卻比以前更加的脆弱了?

一、孩子為什麼會內心脆弱,玻璃心?
玻璃心原意指很容易就受到打擊,內心過於敏感的人。直接的字面意思指內心太脆弱敏感,非常非常容易受到傷害的人。
專家指出,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爸媽在很多事情上都小心翼翼不讓孩子嘗試。長此以往,孩子好奇、好玩、敢於冒險的天性慢慢被泯滅,養成了膽小的習慣和懦弱的個性。

1 天性使然
現在的獨生子女在家已經習慣了父母長輩的嬌寵,凡事以自我為中心,覺得自己是重要的大都輸不得,聽不得批評,這需要適應的過程。在這期間有的能夠逐漸適應,學會承受;有的則會延續下去,對自己要求高,追求完美,這樣遇到不順利自然容易顯得脆弱玻璃心。

2 人為原因
孩子的自尊、自信是需要維護的,也需要我們幫助孩子獲得成功的體驗。但有的父母過猶不及,動不動就夸孩子:你真棒,你真聰明等等。
這些泛泛的誇獎在無形中孩子就會讓孩子形成了不符合實際的自我形象,認為自己該贏,該被表揚。一旦體驗到真實的評價,就無法適應,便表現出諸如無法接受,沮喪、難過、哭泣等行為。

3 父母過高的要求
有的父母在孩子犯錯或沒達到自己要求的時候,嘴上寬慰孩子,但眼神和動作里都表現出失望、難過的情緒。你的這些情緒孩子都能感受到,讓他失敗和錯誤都是無法被原諒,難以被接受的。
父母的高要求,很可能內化為孩子對自己的要求,這可能會給孩子更多的動力,但是壓力也更大,容易脆弱。

4 思維模式問題
有些思維模式容易導致脆弱。
比如一定要怎麼樣,但有些事情不是我們能掌握的。如果把事情的影響放大,覺得嚴重,就會容易變得脆弱。比如本來考試發揮有波動很正常,但家長卻把這個事情看得過於嚴重,自然會影響到孩子對考試的看法,對成績患得患失。

二、如何改善孩子的玻璃心呢?
玻璃心其實就是某類複雜的情緒,情緒是可以被接納的,但引起這些情緒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一般來說,情緒背後往往有個觸發的事件、一個觸發的原因(信念、Belief)。
讓孩子不要那麼玻璃心,實際上是在面對外界觸發事件的時候,能夠接得住、並且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所以這個問題其實是在說情緒管理,爸媽和孩子一起的情緒管理。

1 給孩子充足的安全感
孩子有一顆易碎的「玻璃心」那和父母的教育息息相關。孩子成長中所遇到的每一個難題,作為父母都得要用心去處理和解決。平時我們應該多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參加集體活動。不僅可以開闊視野,還會使孩子心情愉悅。
多讓孩子發揮自己的潛能,不壓抑自己的情緒。給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這樣才能有助於她更好的成長!

2 培養孩子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的爸爸媽媽工作忙,平時根本沒時間去管教孩子,卻又無法認同老一輩的教育理念,非常矛盾。孩子是自己的,不管我們平時多忙都要抽出時間來管教孩子。長輩對孩子過度的寵愛導致孩子的性格脾氣也變得暴躁易怒。過度包容,有求必應,更會讓孩子容易有一顆「玻璃心」。

3 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
孩子是最不會掩飾自己情緒的人,帶她出去玩的時候會樂不思蜀;陪她玩遊戲時會興奮得手舞足蹈。這都是孩子正面的情緒。
而有時,你拒絕她的要求也會讓她不開心,比如不讓她玩水的時候會不開心,看見我抱別的小孩子,她會皺眉頭表不滿,這些就是她負面的情緒。當孩子出現這些負面情緒時,只有接納,才能幫助她正確的去處理自己的情緒。
所以,我們應該多注意孩子的負面情緒,讓那些心理脆弱的孩子變得強大起來。不管孩子遇到什麼困難和挫折,不慌不忙,用愛和耐心伴著孩子成長,讓孩子認識到磕磕碰碰的人生並不可怕,無所畏懼,勇敢克服才會讓自己強大起來。
在父母的鼓勵和陪伴下,相信「玻璃心」也會變成一顆堅強勇敢的心!


三、如何引導,才能讓孩子徹底擺脫玻璃心,變得強大起來?
孩子的玻璃心,除了情緒的原因外,還有一部分在於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經受不起挫折。這是因為家長長期的呵護,讓他們缺乏接受磨鍊、承受失敗和挫折的機會。
培養孩子面對挫敗時的容忍力,有助於提升孩子的情商,是他在日後的人生路上不那麼懼怕跌倒,即便跌倒之後也能以樂觀的心態爬起來。

1 對孩子進行抗壓訓練
孩子心理承受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一項長期、細緻的工作,需要父母、教師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有意識逐步進行訓練。為了使孩子能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帶來的壓力,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心理特徵,從實際出發,有意識地設置一些需孩子努力才可以完成的難題,令孩子把學到的對付困難、挫折的方法應用到實踐中去,從而培養其心理承受能力。

2 對孩子進行抗壓教育
我們應教會孩子應付挫折的方法,學會正確處理人際交往中的矛盾衝突,學會客觀認識自我和冷靜評價他人,學會排除消極情感和自我調節方法,讓他們明白「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從而引導他們從應試教育的「獨木橋」轉到素質教育的「立交橋」上來。

3 有意設置障礙,培養抗能力
任何人的成長都要經歷無數的挫折,如果孩子總是一帆風順,那麼一旦遇到困難,就會情緒緊張,束手無策。家長平時應有意識為孩子創設挫折情境,讓他獲得應對挫折的適應能力。但要注意,障礙設置難度要適中,否則屢次失敗,容易引起孩子的自卑。
當孩子真的遇到挫折時,家長不能置之不理,採取「無視」態度,而應幫助孩子認真分析挫折產生的原因,採取正確的方法戰勝挫折。同時讓孩子認識到挫折本身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敢於面對挫折。

4 家庭是培養抗壓力的起點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發現:在人生的挫折與困難面前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失敗的關鍵在於一個人Resilience(心理彈性能力,俗稱抗挫力),即逆境中的反彈力或恢復能力。學會從容應對壓力,是培養孩子抗挫力的關鍵。
抗挫力有七C要素,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金斯伯格博士在經典著作《抗挫力》中提出的,包括:能力(Competence)、自信(Confidence)、聯繫(Connection)、品行(Character)、貢獻(Contribution)、應對(Coping)和掌控(Control)。每個C要素都如同一層保護膜或一種具體解決辦法,既可以保護好孩子也能強化他的能力。
抗挫力是孩子生而擁有的一種能力,父母要做的只是用無條件的愛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和孩子共同制定目標,以及抱有合理的期望,為孩子的獨立奔跑做好準備。



留言